不白注意到,不久前,南宁晚报曾刊发一篇《广西柑橘产业规模全国第一,今年产量将突破700万吨》的文章,乍一看大丰收让人欢欣,可是不白算了一笔账,700万吨也就是140亿斤,如果按全国14亿人算,每人要吃10斤,才能消化掉广西柑橘。而这,仅仅是广西一个省份的产量而已。
这说明,柑橘产业的产能过剩,已经达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程度。
该如何破局?
今天,不白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案例,案例的主人公是不白农创社的农创“双子星座”,放弃体制内安逸生活,返乡种下千亩“最忆小橘”园的水利硕士刘峰钻、地质工程师吴吕。
体制“大暴走”,为情怀还是“钱景”?
刘峰钻硕士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电专业,后来在中国国电集团大渡河公司待了4年,因为不喜欢体制内的沉闷,还有看得见的天花板,毅然决定返乡搞农业。
而投资农业种植柑橘,源于他自小的乡村田园情结和一颗不安分的心。情怀之外,研究生的学历也给了他更为广阔的视角,意识到农业是片大有可为的天地。
2016年,刘峰钻在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加福社区承包下1000亩土地,在中国柑橘研究所专家的推荐和指导下,种下了720亩的“大雅柑”、200亩的“沃柑”和70余亩的“无籽柠檬”。
为了不“孤军奋战”,他找到了自己的高中同学,原在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工作的地质工程师吴吕,他们有着共同的标签:高学历,不甘平庸脱离体制,他们一商量,农业大有搞头,这对农创“双子星座”组合就这样产生了。
两个脱离体制的高材生搞农创,体制思维也给了他们不少困惑。开始他们是以春见的价格作为大雅柑营收的参考,真正登堂入室之后他们才明白,市场风险、疫情风险,还有各种渠道的让利都要综合去考虑,包括“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开始就上了千亩规模。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哥俩才算是对搞农创的难度跟风险有了深刻的认识。
“体验式果园”,是个伪命题?
新农人各个环节都要新,品种要新,种植模式要新,销售模式要新,整个企业管理思路都要新,全方位的新。比如说传统农民就是把橘子种出来就行了,他不会过多地考虑怎么卖,也不怎么考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问题,我们喜欢去折腾这些事情。 ——最忆小橘创始人刘峰钻
重庆地处长江柑橘带核心区,是中国柑橘主产地,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于缺乏涉农创业经验的他们来说,该如何破局?从产品、品牌、传播、渠道、服务等一系列操作方面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农业的坑,要跳过才明白。
最忆小橘主要种植品种大雅柑,在当地有两个主要竞争对手,春见的耙耙柑,还有丑柑,可谓前有埋伏,后有追兵。这让他们意识到,不能再用传统思维,在产品流通上跟别人竞争,必须有新的突破!
大足境内物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良好, 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基础条件优越,他们发现,周边几个“采摘点”非常火爆,甚至还诞生了人气极高的网红级的采摘园。
经过实地的考察他们觉察到这几个采摘园除了在传播上做的不错之外,在果园的布局上也考虑了采摘的便利性。但是也存在规模较小,配套不够完善等弊病,这是他们的突破口。
于是,最忆小橘结合自己果园的实际跟周边的环境,制订了以采摘为主的体验式果园模式。可是采摘这种最近几年刚刚流行起来的新型休闲、观光果园模式,能让他们“飞的更高”吗?他们又是如何做的?
“强强联手”,破解“采摘”难题五大招
不白观察到,为了打造一个不一样的采摘体验园,最忆小橘用了如下几招:
第一招:打造差异,保证品质
为了种出口感更好,更安全的柑橘,从创园伊始,最忆小橘就坚定了“生态种植”的决心。他们与中国柑桔研究所合作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种植模式:采用可饮用级山泉水灌溉;大量施用以油枯为主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有机肥多到树下长蘑菇;采用治草黑科技“以草治草”;通过粘虫版级放养土鸡等物理防治措施,确保全过程无农药污染。
第二招:扎好根基,做好配套
“要想富,先修路”,决定布局体验式采摘后,他们先跟政府合作,把附近的路修通了。在果园内部,果树全部按照2.5×5米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栽种以方便采摘 。
偌大的果园每50米就有1.6米宽的小板路,还有宽敞的停车场、干净的移动公厕,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同时园区还购置了大量购物车,布置鸡蛋、蔬菜等各类农产品“土货”柜台,让游客们入园采摘就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超市”。
第三招:布好场景,丰富体验
亲子
他们采购了大量的玩偶以吸引年轻群体,每个月都会组织亲子活动,教认养者的家庭成员怎么施肥、怎么除草,有机、绿色“看得见”的同时,一家人可以一遍采摘柑橘,一边嬉戏,构建了绝佳的亲子教育场景。
■ ■■■■
休闲
到了蒲公英的花季,偌大的一片蒲公英花海也是绝佳的打卡拍摄场景,在当地的朋友圈迅速传播,成了当地的一个网红拍摄点。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客户来野餐,烧烤,这些都转化为由“点赞”、“转发”、“推荐”组成的传播基因,让客户不仅仅是客户,也是最好的传播者、销售员、产品体验师。
认养
最忆小橘开辟了专属的认养区,选择了园里长势最好的500株橘树进行认养,认养后,采摘园提供私人订制的认养牌、每周更新的生长视频、每月举行亲子种植体验活动、单独购买 9 折优惠等。
“小桔小桔,快快长大,一口把你吃掉。”不白在认养现场看到,显示着主人们个性的各式订制认养牌被挂在醒目位置,专属认养区里的橘树都长势喜人,一个个沉甸甸的“黄金果”煞是可爱。这种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既有近些年来非常流行的共享经济成分,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升级需求,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第四招:内容输出,打响名号
我们搞的是生态农业,比如“以草治草”,不用农药,采用有机肥等等,我们也想把这些理念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且接受这些做法,那么利用媒体的力量就显得尤其重要。——最忆小橘联合创始人吴吕
通过建立自己的公众号,他们把种植的过程、果园的趣事、丰收在望的喜悦、坚持生态种植的理念定期发布出去。除了在当地媒体,自媒体不断地内容输出之外,最忆小橘还主动邀请媒体来自己的基地采访,这些操作就好比驻好了“巢”,才能引来更大的“凤凰”为自己宣传。
“典型效益”是四两拔千斤的,通过不断地打响名号,逐渐他们在当地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领导都来视察,大家都知道了这两位放弃体制返乡务农的高学历年轻人,也知道了在当地有个特点鲜明的采摘去处。
“以草治草”的新理念也得到了农村农业部的报道,而作为“新农人”的典型,三农新形势下追寻“中国梦”的代表, 新华社媒体也为他们专门撰写了文章。
第五招:处好关系,团结周边
搞农业,处理好当地关系非常重要,最忆小橘将园区划分为5个片区,分别由5个场长进行管理,工作人员们的收入直接与管理成效挂钩。
最忆小橘解决了当地100多人的就业问题,农民除了有土地流转费,能免费学到种植技术,还有分红。这些农户见证了他们生态化种植的全过程,到处宣传他们是“良心种植”。
最忆小橘跟周边的采摘园在果实的成熟期上有时间差,所以彼此间并非纯粹竞争关系,更有“联盟”性质,在资源,人流上都可以实现共享。
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园子的采摘体验越来越好,领导来视察了,媒体也争相报道,人气也越来越旺,他们离自己的农业梦也越来越近了。
链接:www.gangzhipaimen.net